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康复护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4436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2006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将残疾分为六类,不包括
A.听力残疾B.内脏残疾
C.精神残疾D.言语残疾
2.绝对卧床2个月后肌容量将减少
A.20%B.30%
C.40%D.50%
3.康复期护理目标不包括
A.心理康复B.职业康复
C.残存功能的发挥D.自理观点的建立
4.拐杖末端着地点与同侧足尖中位的适宜距离为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5.能够直接影响患者和家属接受康复治疗态度的是
A.家庭关系B.家庭经济
C.家庭文化D.家庭态度
6.据WHO报告,脑卒中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后1年末,ADL不需要帮助的患者约占
A.30%B.40%
C.50%D.60%
7.不符合颅脑损伤康复治疗原则的是
A.增加肌力,控制肌张力B.维持现有的关节活动度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鼓励发挥身体残留能力
8.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在必要时可选择性使用手术治疗,手术包括
A.神经手术、肌肉手术、骨关节手术B.神经手术、脏器手术、骨关节手术
C.肌肉手术、脏器手术、骨关节手术D.神经手术、脏器手术、肌肉手术
9.缺乏伸肘、屈腕能力,手功能丧失,其余上肢功能基本正常;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呼吸功能减弱。这类患者脊髓损伤平面最可能是
A.C₄完全性脊髓损伤B.C₅完全性脊髓损伤
C.C6完全性脊髓损伤 D.C₇完全性脊髓损伤
10.除具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表现外,常伴有病变同侧外展神经麻痹或其他脑干病损症状和体征的是
A.贝尔麻痹B.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C.核性面神经麻痹D.亨特综合征
11.小腿骨折时为了减少患足因重力关系和棉被压迫造成的垂足畸形,应建议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踝关节背伸B.踝关节跖伸
C.膝关节屈曲D.膝关节过伸
12.护士指导肩周炎患者做体操棒持棒后举练习,应告知患者是为了锻炼患侧肩关节的
A.内旋B.外展
C.外旋D.后伸
13.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常好发于
A.Lr~L₃或L₃~L₄椎间盘B.L₃~L₄或L4~L₅椎间盘
C.L4~Ls或Ls~S₁椎间盘 D.Ls~S₁或S~尾骨椎间盘
14.护士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做健康教育,要告知其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正确动作是
A.搬重物时弯腰提起B.活动时多做腰椎后伸动作
C.移动重物时向后拉D.进入小汽车时先进腿再坐稳
15.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要进行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出院时训练目标应达到膝屈曲
A.30°B.45°
C.60°D.90°
16.截肢手术后即刻安装临时假肢,可以限制残肢肿胀,加速残肢定型,减少
A.残肢出血B.幻肢痛
C.残肢水肿D.残肢坏死
17.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仅能生活自理,或从事少数职业活动。其功能评定为
A.一级B.二级
C.三级D.四级
18.手指屈肌腱损伤行肌腱松解术后做肌腱滑动练习,错误的方法是
A.只可做被动伸展手指 B.牵拉肌腱向手指远端滑动
C.治疗师的手指放在肌腱粘连处 D.肌腱滑动力量不超过肌腱连接力量
19.运动创伤后运动治疗最早开始的时间可以是
A.伤后24小时出血阶段 B.伤后2~7天炎症反应及肿胀阶段
C.伤后8~21天局部充血肿胀消退阶段 D.伤后3周拆除固定后阶段
20.可以应用体位引流帮助排痰的患者是
A.COPD急性发作的患者 B.肺水肿患者
C.头颅术后者 D.食管术后者
21.屈膝的正常活动范围是
A.0°~45° B.0°~130°
C.0°~150° D.0°~180°
22.根据Lovett肌力分级标准,患者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则其肌力的级别是
A.1级B.2级
D.4级C.3级
23.患者男性,28岁,入院诊断为脑性瘫痪,评估患者Barthel指数得分为30分,则患者的ADL能力缺陷情况为
A.极严重功能缺陷B.严重功能缺陷
C.中度功能缺陷 D.轻度功能缺陷
24.在外力辅助下,患者靠主动力量进行运动的类型为
A.被动运动B.助力运动
C.主动运动D.抗阻运动
25.静态姿势的维持主要依靠
A.牵张反射 B.躯体感觉
C.前庭功能 D.平衡反应
26.按摩疗法中揉法的作用力包括
A.压力和振动力 B.弹力和摩擦力
C.压力和弹力 D.压力和摩擦力
27.患者,65岁,其运动时的靶心率一般为
A.105 B.110
C.115 D.120
28.超声波的治疗作用不包括
A.热效应 B.机械效应
C.空化效应 D.电磁效应
29.磁疗法的禁忌证为
A.颈椎病者 B.高血压病者
C.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D.血管瘤患者
30.患者发现手术后自己左腿被截肢了,感到非常伤心,但看到旁边患者两条腿都被截肢了,他发现其实还有很多人比他还不幸。该案例中患者的认知治疗策略为
A.教育 B.认知重建
C.角色转换 D.向下比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轮椅在康复中的意义体现在
A.是移动患者的一种常用工具
B.是不能步行或步行困难者的代步器
C.是残疾人获得职业能力的补助措施
D.是残疾人参加社会交往活动的交通工具
E.是下肢功能障碍者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时不可缺少的助具
32.护士指导骨折患者要保持外固定的稳定性,并告知患者易导致外固定发生改变的原因有
A.外固定肢体的活动
B.夹板的松动
C.牵引器具的位置改变
D.牵引力量的改变
E.石膏的松动和移位
33.肩周炎粘连期理疗的目的有
A.改善血液循环B.缓解肌肉痉挛
D.松弛韧带C.松弛肌肉
E.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34.医用紫外线的波长可以是
A.480~400nm
B.400~320nm
C.320~280nm
D.280~180nm
E.180~100nm
35.作业治疗的主要技术方法中的神经生理学方法包括
A.Rood法
B.Brunnstrom法
C.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D.Bobath法
E.实用性活动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36.康复医学工作的基本原则是_____、功能训练、全面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37.对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护理时应从________处托扶患肢,避免用力牵拉患肢以防造成肩关节软组织的损伤和肩痛。
38.当患者头部被动前屈时,如下颏不能触及胸骨柄且有阻力时,则提示有_____。
39.目前引起小儿运动伤残的最主要疾患是______。
40.冠状动脉旁路术后患者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可在术后第________周进行。
41.喉癌最常见的表现是_______。
42.患者致残后的心理阶段分期包括无知期、______、否认期、抑郁期、承认期和适应期。
43.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_____法、______法和口述分级评分法。
44.异化运动包括两方面内容,即促进和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5.自我护理
46.周围神经损伤
47.踝关节扭伤
48.牵引治疗
49.矫形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0.简述体位转换的意义。
51.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原因有哪些?
52.简述肱二头肌的主要功能和检查方法。
53.患者按照医师制定的运动处方锻炼时应注意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4.试述脊髓损伤中后期患者的泌尿系护理措施。
55.试述颈椎病日常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D 3.B 4.B 5.C 6.D 7.B 8.A 9.C 10.C
11.A 12.D 13.C 14.B 15.D 16.B 17.C 18.A 19.B 20.A
21.C 22.C 23.B 24.B 25.A 26.D 27.A 28.D 29.C 3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BCDE
32.BCDE
33.ACD
34.BCD
35.AB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36.早期介入
37.肩胛
38.颈强直
39.脑瘫
40.3~4
41. 声音嘶哑
42.震惊期
43.目测类比测痛
44.抑制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5.自我护理指自己对自己的护理,应用于有着不同程度残疾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对象(I分),即通过康复训练或借助辅助器具能够实现自己解决困难的护理(1分)。
46,周围神经损伤是指由于感染、外伤、缺血、代谢障碍、中毒、自身免疫病变、结
缔组织病变(0.5分)引起的周围运动神经(0.5分)。感觉神经(0.5分)和自主神经的
结构和功能障碍(0.5分)。
47.踝关节扭伤是指在外力作用下(0.5分),踝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
动度时(0.5分),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的撕裂伤。(1分)。
48.牵引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法、自身体重、器械(1分),使关节和软组织得到牵伸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1分)。
49.矫形器是用于改变神经肌肉(0.5分)和骨骼系统(0.5分)的功能特性或结构(0.5分)的体外使用装置(0.5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0.(1)利于多种并发症的预防(1分):体位的转换可促进全身血循环(1分),预防肺
炎、尿路感染(0.5分),关节变形、肢体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0.5分)。
(2)配合康复训练的需要(1分):根据训练要求(0.5分),需要有体位转换的配合,以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和取得康复效果(0.5分)。
51.增龄:是退变的主要原因(2分)。也可继发于创伤(1分)、劳损(1分)、畸形(1分)等因素。
52.1)肱二头肌的主要功能是肘关节屈伸。(1分)
(2)肱二头肌的检查方法是患者坐位(1分),伸肘位(1分),让其用力使肘关节屈曲(1分)。检查者于前臂远端给予阻力(1分)
53.(1)检查身体。(1分)
(2)循序渐进。(1分)
(3)训练中如果出现不适,应终止活动(0.5分),并立即和医生取得联系(0.5分)
(4)运动后勿立即进行热水浴(0.5分),体息20min后再进行温水淋浴(0.5分)。
(5)运动后除测量脉搏外,还应观察睡眠、食欲、精神状态等。(1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4.(1)进入中后期,脊髓损伤患者的泌尿系护理尤显重要。在早期输液结束后,留置导尿管应立即夹住,并且4~6h定时开放一次,饮水也应定时,每小时125ml,以训练膀胱扩张和收缩能力。(1分)
(2)按照医嘱,并经过尿流动力学和B超检查,以确定后期乃至终生排尿方式(1分)。
如果逼尿肌和括约肌不协调,膀胱内压力高,造成反流且合并有泌尿系统反复感染,
则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间歇导尿方式(0.5分),在上述白天定时饮水(夜间不饮水)基
础下,每4~6h导尿一次,注意记录排尿时间和尿量、尿的外观,每周化验尿常规一
次,每月尿细菌培养一次,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0.5分)。
(3)间歇导尿护理中,需特别注意每次导尿前要首先向尿道内注入灭菌液状石蜡油
10ml(女性患者不需注入),以充分润滑尿道(1分)。另外,选用适合的导尿管(硅胶)
导尿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尿道、出血,造成瘢痕狭窄,老年前列腺肥大患者
尤需注意(1分)。导尿时轻压下腹部,以保证每次彻底排空膀胱。尿道口要定时清
洁消毒(1分)。
(4)在泌尿系统护理中,还应注意病房大环境卫生。也要注意外阴部小环境清洁。(1
分)
(5)后期患者出院前要教会患者本人自我导尿,可用清洁导尿方法。高位颈脊髓损伤
患者,应教会家属导尿技术,并教会局部消毒和无菌操作。(1分).
(6)上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大多可以建立膀胱排尿反射,指导患者找刺激区,如阴茎、
耻骨上、下腹部、大腿内侧,拉阴毛等(0.5分)。定期查残余尿量,排尿后残余尿
量>1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0.5分)。
(7)对于一些尿括约肌痉挛患者,如果医生已给予尿道括约肌切开,尿道支撑架或耻
骨上膀胱造瘘术,则应指导患者选用适合的集尿器和伤口消毒,并指导患者学会观
察尿液变化。(1分)
55.(1)颈枕的使用:可保持睡眠时头颈处于适当体位,“高枕”有害(1分)。选择
方法:枕高度约为10cm,或同肩宽(2分),主要目的是使颈椎在睡眠时置于生理前凸
位置(1分),避免过伸过屈对颈椎造成的应力损害和引起颈肌劳损(1分),有预防颈
椎病的作用。
(2)日常保健:保健指导贯穿于整个康复护理过程(0.5分),日常注意生活、学习、劳动时颈部避免长时间低头,挺胸收腹,躯干挺直,保持头颈部与颈椎前凸的生理位置(1分)。避免头颈部长时间处于某-固定姿势,持续体位1小时左右要变换位置并进行头颈肩的多方向活动(1分)。避免颈肩部过度负荷(0.5分)。椎动脉型患者应避免颈部突然快速转动以防止眩晕、猝倒(1分)。脊髓型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颈椎稳定,防止过伸过屈造成脊髓损伤(1分)。
三峡大学继续教育学院